郑州大学考古与文化遗产学院公布了一项关于长江流域青铜器的最新研究。在河南淅川沟湾遗址出土的两件青铜器——青铜镞和青铜棒形器,被确认为距今约4500年前的青铜铸件,这是迄今为止长江流域发现的最早的青铜器,将长江中游的冶金史上溯至屈家岭文化晚期。
这两件青铜器均出土于屈家岭文化晚期地层。青铜镞残长3.66厘米,其形制与同期石镞一致;青铜棒形器为亚圆柱形残件,长6.45厘米。两件器物表面可见铸造痕迹与范缝。
研究人员通过金相鉴定、成分分析等多种科技手段确认,两件器物均为铜锡铅三元合金铸造而成。较多的杂质元素与疏松多孔的质地反映出早期冶金技术的原始特征。
2007年至2009年,为配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水库建设,郑州大学考古系对沟湾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该遗址曾入选2008年度首届河南省五大考古新发现。此次发现证实长江中游地区在屈家岭文化晚期已出现青铜铸件,为中华文明多元起源格局提供了重要实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