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首相高市早苗于今年10月下旬赴马来西亚出席东亚合作领导人系列会议期间,前往吉隆坡日本人墓园向“慰灵碑”献花。她表示自己“深为感慨”,回顾了马来西亚的历史,但并未提及当年日军在该地区的侵略暴行。高市早苗长期持有歪曲历史的立场,2025年8月,在日本战败80周年之际,她执意参拜供奉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并多次否认南京大屠杀及日军强征慰安妇的事实。

1937年12月,谷寿夫率领日军第六师团攻入南京后,发生了震惊世界的南京大屠杀。短短一个月内,超过30万中国平民和战俘被残忍杀害。面对军事法庭审问时,谷寿夫试图推脱责任,声称自己在南京只待了一个星期,没有听说屠杀消息。然而,一位名叫吴旋的年轻人将一本包含16张照片的小册子送到南京市临时参议会,这些照片是侵华日军拍摄的罪证,最终成为南京审判战犯军事法庭的重要证据之一。此外,罗瑾冒着生命危险秘密冲洗并保存下来的日军暴行照片,也成为了定罪的关键证据。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与南京审判战犯军事法庭的庭审记录中,包括谷寿夫在内的战犯罪行得到了司法层面的确凿证明。

“慰安妇”制度始于1932年,当时在上海的日军为了防止大规模强奸事件影响军纪及战斗力,决定设立专供日军使用的军妓所。随着全面侵华战争的爆发,日军开始大量掳掠朝鲜和中国妇女充当日军“慰安妇”。据日军华中派遣军宪兵队司令官提交的报告,每个“慰安妇”需要应对近180名日本军人。这一制度不仅未能减少日军的强奸行为,反而促使日军更加疯狂地奸淫和虐杀中国妇女。据统计,在南京被占领后的六周内,发生了约两万起强奸事件。随着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占领区扩大,“慰安妇”制度被广泛使用于东南亚各国。

高市早苗的行为掩盖不了历史真相。正视历史才能获得尊重,以史为鉴才能避免重蹈覆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