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抢着买倒闭车企库存车:不看牌子只盯配置。最近在行业群里,总能看到有人晒提车照,比如高合、威马的车,车尾还贴着原厂标,车主们聊的都是“三折拿下”“宁德时代电池香疯了”。这些曾被看衰的品牌突然成了年轻人眼中的香饽饽。

老周刚提了一辆威马W6,车停在小区楼下,内饰塑料感重,车机屏开机要等半分钟。他拍着发动机舱笑着说:“我管它车机卡不卡?我就看这电池是宁德时代的100度电池,官方说过循环次数能到3000次;底盘是双叉臂前悬,过减速带比之前那辆代步车强多了。”他算了一笔账,“原价25万,现在12万拿下,相当于每公里电池成本才两毛多,开十年都不亏。”
问及是否担心车企倒了车机变砖没人管,老周关上车门说:“远程控制、自动泊车这些功能,我买菜接娃用得上吗?我要的就是四个轮子能跑,底盘扎实,电池耐用。车企黄了又怎样?电池供应商还在,找个第三方一样能检测,底盘该换胶套换胶套,比买新势力那些华而不实的新车实在多了。”
这种心态在年轻车主中很普遍。周末去二手车市场转悠时,碰到一个95后小伙蹲在一辆高合Hiphi X旁边,正拿手机查电池健康度。“这车当年落地80万,现在28万。”他指着中控屏说,“车机确实老,可激光雷达还在,辅助驾驶硬件没缩水。我就图个高配置低价格,反正以后自己装个安卓平板当车机,比原厂那些花里胡哨的功能强。”
为什么年轻人盯上这些“绝版车”?主要是需求实在。现在新车市场竞争激烈,15万预算想买续航600公里、配8295芯片、双叉臂悬挂的新车,基本只能看新势力。但新势力风险高,去年某品牌暴雷,售后网点一夜关了一半;今年另一家资金链紧张,车主群里天天有人问配件还能订到吗。相比之下,倒闭车企的库存车反而成了“硬通货”——硬件配置摆在那儿,供应链断了但零件还在流通,关键是用新势力三分之一的钱,能买到更扎实的机械素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