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科近期发布的三季报显示,公司三季度营业收入为560.7亿元,同比下降27.3%;归母净利润亏损160.69亿元,同比下降98.61%。面对资金压力,大股东深铁集团继续提供支持,将向万科提供不超过22亿元的借款,用于偿还公开市场发行的债券本金与利息。截至目前,深铁集团已累计向万科提供借款269.3亿元。
截至2025年三季度,万科资产负债率为73.51%,高于行业平均的60.51%。为缓解流动性压力,万科通过多种方式“健体瘦身”,已完成288.9亿元公开债务的偿还。前三季度,万科实现营业收入1613.88亿元,同比下降26.61%;归母净利润亏损280.16亿元,同比下降56.14%。期内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约为-58.89亿元,同比下降21.49%。
在房地产开发销售方面,前三季度万科累计实现合同销售面积775.1万平方米,合同销售金额1004.6亿元,同比分别下降41.8%和44.6%。尽管整体业绩承压,但部分项目表现良好。例如,广州理想花地项目销售套数和金额均位居广州主城区第一;国庆假期,万科实现认购金额47.7亿元,目标完成率137%。此外,上海淮海中路的“高福云境”项目首次开盘,25套总价1.3亿至1.7亿元的房源全部售罄。
为缓解流动性压力,万科采取了多项措施。一方面,通过存量资源盘活实现补仓,前三季度共完成19个项目的大宗交易,实现大宗交易签约金额68.6亿元,同时积极探索存量资产盘活路径,累计盘活优化及新增产能178.4亿元,通过存量盘活回款71.1亿元。另一方面,万科致力于打通经营业务“投、融、管、退”模式闭环,推动商业、公寓、物流三类REITs,并深化与机构投资者的合作,持续推动Pre-REITs基金扩募。
在拿地投资上,万科坚持量入为出策略,强调资源质量。10月22日,万科及其联合体以3.16亿元竞得成都郫都区2宗涉宅用地,同日还以2.13亿元底价获得徐州铜山区宗地。前三季度,万科累计获取项目13个,权益计容建筑面积57.1万平方米,权益地价约28.1亿元。截至9月底,万科在建项目总建筑面积约2978.1万平方米,权益建筑面积约1961万平方米;规划中项目总建筑面积约2957.7万平方米,权益建筑面积约1892.4万平方米。
为适应行业发展新模式,万科进行了一轮大规模的组织调整,强化总部定位与职能,精简地区公司管理层级,整合事业部资源。10月13日,辛杰因个人原因申请辞去公司董事长职务,董事会同意选举黄力平接任董事长。黄力平接棒后,万科正式迈入由“深铁系”高管全面掌舵的新发展阶段。业内人士分析指出,当前万科正通过一系列举措稳步推进化解风险的战略布局,能否重回稳健发展的航道尚需时间验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