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在临时国会众议院全体会议上发表了她的首次施政方针演讲,全面概述了政府在经济与民生、外交与安全、对华关系、美日同盟、防卫支出、投资前沿产业、税制与社保改革、移民与土地政策等领域的施政纲领。

高市早苗一直公开推崇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甚至她佩戴珍珠项链的形象也被认为与撒切尔夫人相似。因此,她的当选和施政引发了国际社会对“日本铁娘子”的联想。然而,历史的类比掩盖了现实的复杂性。高市所处的国内外环境、政党基础及个人特质与撒切尔时代的英国迥异。她的执政前景并非长期变革,更可能重演英国前首相特拉斯的短命悲剧,在党内斗争、经济压力与外交困局中仓促落幕。
上世纪80年代的英国与今天的日本虽同为面临结构性困境的发达国家,但其内外处境与政策回旋空间并不相同。撒切尔时代的英国依托冷战前沿的战略地位、北海油田的财政缓冲以及对工会与国企体系的深度改革,重塑了国际影响力;而当下日本的约束更为刚性:2024年一般政府债务约为GDP 的236.7%,潜在增速被评估在约0.5%附近;总人口已连续第14年下降,截至2024年10月1日,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为29.3%。
经贸层面,2024年日中货物贸易额约44.2万亿日元,中国占日本出口比重为17.6%。在对华经贸深度嵌入与对美同盟强化的双重牵引下,日本对华“经济依赖-安全焦虑”的结构性拉扯加剧。相比之下,以高市早苗为代表的“战略强硬”在财政、经济增速与人口约束下缺乏政策回旋空间与外部支点。
国际环境对比同样鲜明。撒切尔时代的英国身处西方阵营凝聚力巅峰期,可通过马岛战争等局部冲突重振国威;而今日日本深陷中美战略竞争的夹缝,既需维系日美同盟,又无法脱离中国市场。高市试图以“自由开放的印太”战略联合美澳印欧围堵中国,但日本企业在中国市场的巨额利润与供应链深度绑定,注定其政策将遭遇国内经济界的强烈反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