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在国会发表涉台错误言论,宣称“台湾有事”可能构成日本可行使集体自卫权的“存亡危机事态”,暗示可能武力介入台海问题,粗暴干涉中国内政。这些言论背后隐藏着复杂的战略意图,暴露了其长期以来的政治野心,给周边安全与稳定带来不可预测的影响。

高市早苗的言论背后暗藏着多重意图。首先,她试图以“台湾有事”为逻辑起点,为日本成为“可战国”松绑。从2015年安倍晋三内阁强行通过《新安保法》以来,日本“专守防卫”政策性质已经发生根本变化,集体自卫权被大幅度解禁。高市提到的“存亡危机事态”是该法案中的一个模糊法律概念,为日本突破军事限制、合法合理行使集体自卫权提供了政治借口。上台后,高市早苗加快了修宪议程,强化军事与安保的步伐,例如计划删除“无核三原则”中的“不引进”原则,允许美军将核武器带入日本,并大幅提高防卫费。
此外,高市早苗在台海问题上的立场由“被动卷入”转为“主动布局”,形成对华结构性压力。近年来,日本官方文件多次渲染“中国威胁论”,称中国为“前所未有的最大战略挑战”。高市政府积极推进《国家安全保障战略》等核心文件的修订,强调拥有“反击能力”,并大幅增加国防预算,旨在获取能够覆盖中国大陆腹地的远程打击能力。自卫队在西南诸岛的部署加速,强化了导弹部队及电子战部队,使其具备在台海冲突中执行“反介入/区域阻绝”任务的能力。
在国内政治层面,高市早苗提出“台湾有事即日本有事”的论述,既反映了外交安全考量,也体现了意识形态诉求。她借此突出对台议题的紧迫性,将自身塑造成坚定主张强化防卫的“安全派”代表,从而稳固其政治地位。通过强调“台湾有事”的可能性,她营造出一种“必须保持强硬路线”的政治氛围,压缩党内温和派的操作空间,使台湾问题成为实施权力斗争的重要工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