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雪节气过后,气温骤降、昼夜温差增大,流感进入高发期。不少家庭出现“一人感冒,全家中招”的情况,医院儿科、呼吸科门诊量显著上升。流感不同于普通感冒,传染性强、症状更重,若防护不当,可能引发肺炎、心肌炎等并发症。让全家平安度过流感季的关键在于做好“内外防护”双重保障,从环境和自身两方面切断传播链、增强抵抗力。

低温环境利于病毒存活传播。流感病毒在低温、干燥环境中活性更强,存活时间可延长至数小时甚至数天。小雪后气温普遍降至0℃以下,无论是室内通风不足的密闭空间,还是户外寒冷环境,都为病毒滋生扩散提供了条件,增加了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的概率。

人体抵抗力随气温下降减弱。寒冷天气会使人体血管收缩,呼吸道黏膜血液循环减慢,黏膜分泌的免疫球蛋白减少,呼吸道屏障功能下降。人们户外活动减少,新陈代谢减缓,免疫系统活跃度降低,更容易受到病毒侵袭。

室内聚集增加交叉感染风险。为躲避严寒,人们更倾向于在室内活动,学校、办公室、家庭等场所人员密集,空气流通不畅。若有流感患者,咳嗽、打喷嚏产生的飞沫会在空气中悬浮,健康人吸入后极易被感染,形成“聚集性流感”。
加强环境清洁与通风是重要的外防护措施之一。每天至少开窗通风2-3次,每次30分钟以上,利用自然风降低室内病毒浓度;对门把手、开关、遥控器等高频接触表面,每天用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家中若有流感患者,需单独安排房间居住,使用过的餐具、衣物及时清洗消毒,避免共用生活用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