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方正准备介入调查,当天下午,又有一名水电工报警,说他工作的写字楼里,不断有老人进出5楼的一家公司,他担心老人们会被忽悠受骗。

免费火锅骗走600多名老人4200万
警方核查后发现,火锅店的位置恰好就在写字楼对面,而火锅店就是写字楼里那家公司开的。
此外,警方进一步了解到,这家火锅店不仅只招待老人,还是免费的,民警继而把侦查重点放在了到火锅店就餐的老人身上。
祝阿姨是在朋友的推荐下知道的这家火锅店。朋友告诉她,只要是老人,就能免费吃,于是她跟着朋友到了火锅店。一顿火锅吃下来,果然一分钱都没花。只不过,吃完饭后,有一个“小管家”推荐祝阿姨投资一个跟牛肉有关的项目。
“小管家”说,祝阿姨烫火锅吃的牛肉是他们公司养的。最低投资1万元,认养一头牛,祝阿姨就能每月收利息,年化收益率高达50%。

免费火锅骗走600多名老人4200万
听到这么高的回报率,祝阿姨动心了,先投了5万元。一个月后,祝阿姨准时收到两千多元利息。收益如此可观,再加上公司推出了“投资10万免费游内蒙古基地”的活动,祝阿姨又追加了5万元。
投了10万元,祝阿姨如愿到了内蒙古“考察”基地。在草原上,祝阿姨看到成群的牛,还进到牛棚里给自己认养的牛喂草了。这一趟“考察”之旅,让祝阿姨对项目深信不疑。

免费火锅骗走600多名老人4200万
然而,出乎祝阿姨意料的是,第三个月月末,她等来了一个令她震惊的消息,听说火锅店关门了,公司也出事了。
事实上,祝阿姨的遭遇并非个例,同样参与项目的闾阿姨也有类似经历。只是,跟祝阿姨相比,闾阿姨的投资更多是被身边人影响,才加大了筹码。
闾阿姨吃了3次免费火锅,都没有投资的打算,经她介绍去的朋友们却投了几十万。闾阿姨担心朋友误会她,于是投了1万元进去。这之后, “小管家”对闾阿姨关怀备至,因为不想欠人情,闾阿姨又追加了3次投资,总共投了13万元进去。
据祝阿姨等老人说,该公司在内蒙古的养牛基地里养了一万多头牛。警方实地调查后却发现,基地是虚构的,牛也是不存在的。很快,警方将公司负责人王某在内的17名犯罪嫌疑人抓获归案。
经查,该公司的“小管家”拿着传单到老年人集中的地方做地推,以免费吃火锅为诱饵吸引老人到店,再顺势推出认养肉牛的项目,承诺在保本的前提下,能给投资人15%到50%不等的年化收益。

免费火锅骗走600多名老人4200万
在案发前的六个月,王某等人利用上述手段向600多名老人实施了非法集资,涉案金额约4200万元,扣除老人们拿到的约700万元利息,所有被害人的直接经济损失约3500万元。
警方将王某等人的非法所得予以追缴并退还给了被害人,追赃挽损率达到近90%。祝阿姨投了10万元,拿回了9万元;闾阿姨投了13万元,也追回了近12万元。
2024年8月5日,法院作出判决,被告人王某因犯集资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七年六个月,并处罚金50万元。其他参与犯罪的人员,也依法受到相应处罚。
被害群体有类型化特点
在以线下运营、推广的“云养”项目中,被害人以中老年人为主。“相关不法分子会前往菜市场、社区等地宣传,对中老年人进行围猎。因为不少中老年人天然对农业、畜牧业等‘田间地头’的事物更感兴趣,自认为更了解此类活动。同时,他们的风险防范意识较低,更容易接受虚假宣传,进而掏出自己的‘养老钱’。”据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检察院检察官姜缘介绍,在他办理的不法分子开发“人人一亩田”项目集资诈骗案件中,绝大部分被害人都是中老年人。
害人又害己,甚至要承担法律责任
在湖北省随县以“土地代种植”为噱头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件中,集资参与人的年龄层也集中在中老年,甚至不少集资参与人还是被亲友介绍参与投资的。“犯罪团伙常通过亲友、邻里推荐或社区宣讲等方式,利用熟人社会的信任链条扩散‘云养’项目,投资参与人易因‘人情’或‘从众心理’陷入骗局,甚至成为下线帮助宣传,最终害人又害己。”办理过类案的湖北省随县检察院检察官彭俊轩说。
“一旦被定性为传销,涉案资金可能会被罚没,不会返还给投资人。”北京一家反诈防骗团队负责人李旭表示,在劝说当事人避免投资“云养殖”时,他都要提醒对方不要抱有任何侥幸心理,“万一带有传销性质的云养殖平台崩盘了,发展下线的当事人甚至要承担法律责任”。
(羊城晚报·羊城派综合自蚌埠检查、检察日报正义网、央视网)